铸件冷却时,表层及薄截面处,往往产生白口。白口组织硬而脆、加工性能差、易剥落。因此必须采用退火(或正火)的方法消除白口组织。退火工艺为:加热到550-950℃保温2~5h,随后炉冷到500-580℃再出炉空冷。在高温保温期间,游高渗碳体和共晶渗碳体分解为石墨和A,在随后护冷过程中二次渗碳体和共析渗碳体也分解,发生石墨化过程。由于渗碳体的分解,导致硬度下降,从而提高了切削加工性。
单立柱光伏支架球铁正火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珠光体基体组织,并细化晶粒,均匀组织,以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有时正火也是单立柱光伏支架表面淬火在组织上的准备、正火分高温正火和低温正火。高温正火温度一般不超过950~980℃,低温正火一般加热到共折温度区间820~870℃。正火之后一般还需进行四人处理,以消除正火时产生的内应力。为了提高单立柱光伏支架球铁的机械性能,一般铸件加热到Afc1以上30~50℃(Afc1代表加热时A形成终了温度),保温后淬入油中,得到马氏体组织。为了适当降低淬火后的残余应力,一般淬火后应进行回火,低温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作加残留贝氏体再加球状石墨。这种组织耐磨性好,用于要求高耐磨性,高强度的零件。中温回火温度为350-500℃回火后组织为回火屈氏体加球状石墨,适用于要求耐磨性好、具有一定效稳定性和弹性的厚件。高温回火温度为500-60D℃,回火后组织为回火索氏作加球状石墨,具有韧性和强度结合良好的综合性能。
陶瓷瓦光伏支架的熔覆层的组织是在γ-Ni树枝晶和γ-Ni+M23(CB)6共晶的基体上弥散地分布着未熔TiC颗粒和液析TiC,熔覆层组织主要是由短小柱状枝晶与细小的等轴晶组成,涂层与基体达到良好的冶金结合。经涂覆后陶瓷瓦光伏支架的表面的结构组成由内向外依次为B4C、TiB2、TiN,其组成相为α-Fe、Fe3C、Fe3(B,C)、Fe2B、CrB、Cr23C6等化合物,主要由初生γ-Co枝晶及其间的共晶组织γ+Cr23C6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