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光伏支架出现皮下气孔缺陷的原因很多,下面柔性光伏支架厂家主要来介绍一下柔性光伏支架表面气孔的预防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铁液化学成分,使碳当量稍大于共晶点成分,含硫量不大于0.092%;残余稀土小于0.043%;残留镁含量不大于0.05%;铝含量在0.03%~0.05%范围以外。
2、合理设计柔性光伏支架结构,使壁厚不小于25mm;根据壁厚确定浇注温度,薄壁小件不得小于1320℃;中件不得小于1300℃;大件不得小于1280℃。
3、金属炉料、孕育剂和所用工具应干燥,表面无锈蚀和油污。同时型砂水分不宜过高,尽量小于4.8%,煤粉、重油等发气物质的含量要适当控制,减少粘土含量,并可附加一些增加透气性的物质,如木屑等。
4、合理设计浇注系统,使之为开放式,可在型腔的处设置出气孔,同时应保证浇冒口高度,以提高液态金属的静压力。
因此,在合理选择太阳能光伏支架管坯加热速度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钢的化学成分及其热传导性。导热系数低的钢,加热速度要慢。随钢中含碳量和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钢的导热性下降。高合金钢和某些合金钢在低温时导热性很差,而在高温时反而有所升高,故它们应采用低温慢速、高温快速的加热工艺。
2、钢的塑性。绝大多数的钢种在600℃以下时其塑性较差,因此在低温预热段应采用慢速加热。含碳较高的钢和高合金钢一般塑性较差,应采用低温慢速加热。
3、太阳能光伏支架坯的断面尺寸。管坯直径较大时,加热速度应缓慢一些。
4、钢的组织状态。铸造组织比变形组织的塑性差。铸造组织在晶界上有大块杂质集聚,其导热性低。轧后管坯比连铸管坯的塑性好、导热性强。因此连铸坯要比轧坯的加热速度低。
陶瓷瓦光伏支架的熔覆层的组织是在γ-Ni树枝晶和γ-Ni+M23(CB)6共晶的基体上弥散地分布着未熔TiC颗粒和液析TiC,熔覆层组织主要是由短小柱状枝晶与细小的等轴晶组成,涂层与基体达到良好的冶金结合。经涂覆后陶瓷瓦光伏支架的表面的结构组成由内向外依次为B4C、TiB2、TiN,其组成相为α-Fe、Fe3C、Fe3(B,C)、Fe2B、CrB、Cr23C6等化合物,主要由初生γ-Co枝晶及其间的共晶组织γ+Cr23C6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