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和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包括耐用的建筑非结构构件(包括非承重墙)。附着在地板和屋顶结构上的构件。装饰构件和部件。固定在地板上的大型储物架)和支撑建筑结构的辅助机电设备。建筑物的机电抗震支架可以承受不同方向的水平力,保护时的机电设备工程,为后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支撑,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只有提高机电系统本身的抗震性能,才能有效防止引起的次生灾害,并在后迅速恢复运行。发生时,无附加抗震措施的管道和设备比管道减少5-10倍,可有效提高系统的抗震性能。
按载荷大小分为三个等级:特轻(Q)、中、重(Z)。各工况下,包括轴向滑动、双向滑动、导向滑动和双导向滑动四种结构形式。
按抗震支架材料可分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等。
根据使用情况,可分为移动抗震支架(允许管道在支架上移动的支架)和固定抗震支架(用于管道的固定支架)。用于不允许管路产生轴向位移的固定支架。
移动支座分为滑动支座,导向支座和滚动支座。
抗震支架安装要求:1)加工规范,定位准确,埋入牢固。2)支架与管道连接紧密,固定牢固。3)支架不能有诸如缺焊、欠焊或焊接裂纹的缺陷。4)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管架不应影响结构的安全。5)抗震支架的间距根据材料的不同而不同,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设置。6)供水立管夹具的安装,每层高度≤5米,不少于1米,每层高度≥5米,每层不少于2米,夹管安装高度为1.5-1.8米。两个以上管夹均可安装。7)当各种管道作为整体支撑时,应设置整体支撑距离较大的管线支架,小管道需辅以单独支架。8)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要求一一检查支架的形式及材料位置。9)型钢的加工应尽可能采用机械切割。在需要气割的时候,应定期进行切割。在支架钻进时,钻孔≤Φ12直径,气割直径大于Φ12。10)臂架螺纹从螺母伸出的长度应该是螺母直径的1/2。11)抗震支架形式参照本方案施工。安装方式如有争议,可在施工时另行协商调整。12)提倡使用公共支架。针对某些大面积的支架,建议先制作一个平面模型,特别是本文没有提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