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道和支撑图一般需求通过规划两次深化。抗震支架深化规划内容包含具体规划机电体系管道的方位、上下次序、高度、间距、操作空间等尺寸。并充分利用钢屋架、预制柱、二次结构填充墙等结构工程,保证整个工程的现场装置牢固、合理、统一。
依据水平点(二级以上)供给的总承包商,运用水平仪进行闭合复测,并将水平点设置在施工现场不易损坏的方位,但视线应保持润滑,并得到维护。它也可以在现场运用,水平现已调平,但在运用前应进行审查。
1.承重架距不得大于管廊支架的间距上限;通常管路的间距上限是根据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计算得到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都采用间距下限。若管路中存在压力波动,应根据管路的固定频率来确定管廊支架的距离,避免发生共振。2.尽可能利用原有土建结构的构件支撑,即管廊的梁柱上支撑。
3.管道进行柔性分析,根据分析确定管廊支架的位置,并考虑支撑的可能性。4.在竖管段弯头附近,或竖管段中央以上作承重架,竖管段长时,可在竖管段下方增设导向支架。
5.在集中负荷的管路组件附近设置承重架。
6.尽可能减少设备接口的受力。例如管道抗震支架与界面接近时,对界面的热弯矩不会很大。
7.考虑到维护方便,不要在拆卸管段时做临时支架。
1、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3.7.1条: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2、依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0.4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设计;不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度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机电工程的抗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