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吊支架在机电系统和建筑系统中的规范化安装
1、 排水系统规范化作业
抗震布置应严格按照国家稳定排水系统第八章的要求设置。高层建筑给水时,排水管的长度不得超过50米,直线长度超过20米的,应进行抗震布置。对于高层建筑系统的排水,首先要保证周围系统限制器的固定,然后根据这些限制器进行布置。在高层建筑中的排水系统尤其关键,排水一旦出现故障,很容易造成堵塞。建议用户不要随意处理拍碎系统,要安装抗震吊支架也要根据相关的规定来安装。
2、 暖通空调系统中的标准化操作
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如果管道需要通过一些障碍物,则需要在抗震接头的情况下制作一个管接头,并且接头需要具有收缩的基本功能。锅炉房与冷冻房之间的管道布置需要严格遵循方向。如果管道数量超过300mm,需要在系统中增加抗震吊支架,门式结构组合为主体结构。
常用的抗震支吊架种类有哪些?
抗震支吊架是一种能在中对各种机电系统提供充分保护,并能承受水平和垂直方向力破坏的支架,目前国内常用的有三种抗震支架,即管道抗震支架、风管抗震支架和电气抗震支架,虽然这三种支吊架都被归为抗震支吊架,但其结构形式不同,因此布置方法也略有不同
1.风管抗震支架系统:一般刚性风管横向抗震吊架的间距不会超过9m,刚性风管纵向抗震吊架间距不超过18m,而玻璃钢及其它非刚性质材料风管横向抗震吊架间距为4.5m.纵向间距为9m;
2.电气抗震支吊架系统:刚性的电气线管、线槽及桥架横向抗震间距不超过12米,纵向抗震间距不超过24米,而非刚性质的电气线管、线槽及桥架横向抗震间距不超过6米,纵向抗震间距不超过12米;
传统支架与抗震支架之间有什么区别
常规的支座只能承受垂直荷载,发生时,支座侧向摆动过大,很容易对设备造成破坏,对建筑物的机电系统造成损坏,增加了后期维修的难度。
在装置形式上,抗震支架采用三角稳定原理,将时的纵向力和横向力分别用来承载,改变管线系统的动力特性,由柔变刚,不仅能使设备、管道更加坚固,减少引起的次生灾害,而将抗震支吊架从受力方分为纵向、侧向、纵向三种。
以力为主要荷载的建筑结构体抗震支吊架是连接牢固的支撑体系。在遇到设防烈度时,管道和设备通过抗震支架传递力到结构体内,以达到小震不损,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