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架的抗震等级怎么划分的?
业界有关表示,对于抗震支架选用没有标准规范,需要根据使用环境进行确认,只需确保使用效果的原样就行;现如今在使用中对抗震支架的选用常为单根DN100排水管道和单根DN500排水管道的选用,一般来讲如果只是这些排水管道独立使用选择5#圆钢材料或者是5#角铁材料抗震支架就能达到好的使用效果;如果是这两种排水管道进行合用,那么需要能够选择8#或者10#的圆钢材料才行;如果排水管道数量提升到四根,那么就需要选择10#或者12#的圆钢抗震支架才行。
尤其需要大家知道的是,抗震支架在实际使用中,就是通过与基座的接入把承担灾害的作用给传送到建筑结构设计上,这就要求采用的材料能够具有非常大的承载能力,只要能够确保材料挺大的承载能力和安装位置的正确,就能在灾害中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把灾害中的损害降至。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一般来说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较好,所以从建筑类型来看,高层楼房的抗震性能会好一些,因为它们都是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也就是俗称的剪力墙结构。而像60、70年代的老工房很多都是砖混结构的,其抗震性能就要差一些。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中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
抗震支架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抗震功能的支架,当遇到强烈震动时,抗震支架不受震动影响,已达到抗震目的。简单的说,就是在机电管道设备上安装的抗震措施。安装抗震支架可以避免和减少对建筑物内机电设备的损坏。降低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5年发布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公告:批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981-2014,自2015年8月1日期实施。在此之前所有的建筑物基本没考虑机电抗震的设计,由此中国的建筑机电行业在抗震领域就有了国家标准,从而提高了机电系统的运行安全。
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机电工程设施,当遭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发生时,可以达到减轻破坏,减少和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机电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
抗震支架在BIM运用方案
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能对工程项目相关信息进行详尽表达。综合管线部分是机电安装工程中的难点,工具经BIM技术深化设计后的三维图导出安装节点图,不仅可以提高机电安装的性,还可以节省大量绘制天津抗震支架节点图的时间。BIM模型信息的完备性、关联性、协同性在建筑行业的应用,除了能减少工程成本并有效控制工程进度及质量外,还将为建筑行业的科技进步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天津抗震支架是以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支撑设施,天津地下管道支架,对机电设备及综合管线可进行有效保护,其由锚固体、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侧向、纵向均为斜撑)组成。然而,由于抗震支吊架的安装基于建筑的机电系统,因其设备管线复杂、设计图纸信息不充分,以及其对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依赖性强,则后续安装时安装难度大,安装空间浪费。在BIM技术的带动下,天津抗震支架的深化设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周围空间环境的匹配,减少现场不必要的“”问题。